~佛七講話~ 主法和尚開示

永藏法師佛七開示~2016年1月

回目錄

1/7圓滿香
  佛光山淨業林佛七1月7日圓滿,來自瑞典、澳洲、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北卡、巴西、台灣等地160位蓮友,連續7天守持禁語,在佛堂念佛、繞佛、禮佛,出坡作務。念佛共修,最年長94歲新北市陳樹德長者,身體康健。他從98年起,獨自搭乘高鐵至佛光山念佛,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特別頒發〈修持精進獎〉,表揚陳樹德的發心修持。

座談會中,永藏法師表示,「過去生中的所作所為,都如同大型電腦中儲存的記憶體,因緣果報如影隨形,果報不失。打佛七一期一會,大眾如佛道兄弟,同參道友,相互鼓勵,將來一起到阿彌陀佛那裡學習,再迴入娑婆世界行菩薩道。」

永藏法師當場讀誦星雲大師-「2016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期勉大眾學習大師的精神發心精進。並強調,打佛七,就像是回家看自己的父母,不要忘了阿彌陀佛是大能量,人是小能量,念佛可隨時讓自己充電。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曾擔任淨業林多年護七義工的彰化蔡茂松督導分享,過堂行進的隊伍,如何展現莊嚴的儀態,護七工作人員很重要。來自竹山蓮友林正恆,在佛七期間,發心擔任護七的工作,護持蓮友念佛修持,把握修福修慧,服務大眾的因緣。

「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彰化蓮友陳璿宇分享,去年暑假參加全國教師佛學營,母親病急住院,向永藏法師請益,感謝永藏法師提點她為母親發願祈福。幾天後,她的母親病情轉危為安,當下發覺「發心立願」不可思議。呼籲蓮友把握生命精進念佛,發願做義工培植福德因緣。

「佛光山是提升心靈精神的場所。」台北的蓮友林淑惠,此次擔任408室的寮長。她談及,從服務他人中,觀照自己、改變自己,把握每炷香的念佛機會。新加坡陳賢麗選在生日的前一天報名,搭機參加佛光山的佛七。她說:「這是我送給自己的最好生日禮物!」此外,年紀最小6歲的蓮友陳可婕,也跟著阿嬤林秀芳念佛、繞佛威儀十足。

永藏法師出堂前愛的叮嚀,「無量法門誓願學,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願想要成佛必須練就「文武雙全」,才能具備佛的「萬德莊嚴」。修行各種法門要有平等性,打佛七最主要是去除「我執」,修行菩薩道,解冤釋結需要靠智慧。


1/6晚課香
  有蓮友提出問題:

佛光山開山五十週年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共修?

四十九天的念佛共修,在封山之前,有一次四十九天的念佛共修。今年則活動太多,太忙了,「念佛列車」以分別院為主,到分別院念佛共修,念佛重在淨念相繼,以一日修持念佛或三日、五日、七日修持念佛,都稱為打佛七。七,指第七識,我執識,我愛、我執。

打佛「七」:意謂打掉我執、我愛、我貪、我瞋、我痴之執識。念佛平等,沒有內外、上下、尊卑,一切平等。佛法在恭敬中求,佛法在大眾中,不管念佛,念快念慢,一直在我執、我愛中打轉,一直在分別,就不是真正的在念佛,專注力不在佛號上,以我為中心,沒有正念。所以,念佛要正見正念,不在我執中打轉。

慧遠大師,威儀嚴整,智慧深明。有一位慧義法師本來準備許多問題問難,因為慧遠大師威儀莊嚴,不敢有任何問難,汗顏慚愧。桓玄「沙門應敬王者」之說,唯有慧遠大師可以不用禮敬皇帝,慧遠大師著《沙門不敬王者論》,不同意桓玄「沙門應敬王者」之說。一次,慧遠大師在般若觀臺上念佛,觀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阿彌陀佛於七日後,當接引往生佛國淨土。慧遠大師示現病疾圓寂,要求弟子,將軀體丟在草木間與草蟲結緣,弟子不捨,求其長留住世世間。當時大文豪謝靈運為 其作碑文。【大家請參考《淨土藏》】

星雲大師「向阿彌陀佛祈願文」有說到,唯有極樂世界沒有環境污染、沒有財產佔有、沒有人我是非、沒有事故發生、沒有階級差別……。極樂世界殊勝莊嚴,不是在這七天可以說完的。我們要與佛說的真理相應,就是與佛的法身相應,與佛的智慧相應就會顯現。

2016年,第一次佛七,大家要有信心、念力,信願行。如在《念佛法要》51頁記載:「佛七如何念佛?要一心不亂,剋期取證,希望能移民到極樂淨土。念佛的聲音要與大家相應,要念得威儀,念得歡喜,念得熟悉,念得「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念到全身毛孔張開,滿身是汗,念得驚天動地。從念佛裡念出真心,念出自己真實的生命,念出永遠不死的無量壽佛。每天念《阿彌陀經》,就像放映一次西方極樂世界的影片,深深印在心裡。念佛要念到血肉裡,念到與佛同在,身心得到和諧,就能歡喜自在。

大家繼續來念佛,念得剋期取證,念得驚天動地。


1/6下午香
  第六天了,發現大家繞佛時腳步己經没那麼急,可是,因為有人距離太遠,或有人走得比較慢,造成塞車,所以,繞佛時還是要保持不急不徐的速度,否則,大家都站在那兒,没辦法動了。以前大師在打佛七時,連繞佛也都教我們,譬如歸位,有人不是很肯定,但是只要每排的第一位到達定位後就要走進去,不要在那裡等。依目前場地,我們的距離二塊磁磚就夠了,人多的時候距離就縮短,走慢點,小步些;若人少時,保持距離,速度快或步伐大些,因此速度快慢和調整距離要看人多少。如果人多了,距離拉長又速度放慢,那時候,就可能排頭接到排尾了,有的人就會停下來,腳步一旦停下來,没有在繞佛,就忘了念佛,起了妄想,因妄想的習性,其他事就會跟著來!都己經第六天了,大家在念佛時,發現還有人不開口的,是己經到無念的狀態嗎?

念佛法要裡「星雲大師日記」有寫到:有個趣談說,只用眼睛看人念佛的人,眼睛便往生淨土,只用耳朵聽人念佛的人,耳朵就往生淨土,只用手數念珠的人,手就往生淨土,有的人口不念、耳不聽,只用腳跟著大家繞佛,腳就往生淨土,有的人只用心去感受佛號,那心就往生淨土,念佛要口到、耳到、心到,口誦佛號清清楚楚,耳聽佛號清清楚楚,句句佛號更要了然於心,則整個身心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我們往生只有耳朵?還是只有眼睛?那個時候才能完全湊在一起呢?所以「星雲大師日記」寫到怎樣念佛,其實就在說我們呢!

有句俗話說「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就是說小沙彌出家了,是因為有了善根,可是他還是小孩子,不知道念佛要做什麼?跟著大人繞佛也不知什麼意義?所以才有這句話。我們在念佛時要做到三業(身業、口業、意業) 三到(口到、耳到、心到)。現在我們口到,心不到,我們就不能自在,像有人會誦心經,但不懂心經的意思,心經前面三個字—「觀自在」,就没那麼簡單了,譬如人家頒獎,没唸到你名字,你就不自在了,果真如此。人家有事找個發心的義工,没找到你,你也不自在,要觀自在實在不容易。我在視聽中心時,大師在國父紀念館演講,我去錄音,錄到了阿含經、金剛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等,用錄音機全部都錄下來,可是有聽没有到,他所講的每個字都聽得懂,但是通通連起來時,才真的體會到,因緣不到,體會不到,聽到的就像是錄音機,把它錄起來了,再放來聽,有聽懂嗎?每個字都聽懂啊!但不是每句都聽得懂,這就是我們下的功夫不夠,所以說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物自在、觀境自在,觀,我們往往用眼睛看,不是這樣,要用心,用心才叫做觀,如果用眼睛就叫做看,看事情,看人。觀,是用心,心如何觀呢?像鏡子一樣,如果没有擦乾淨,照人怎能照得清楚呢?照不清楚的。照物呢?也照不清楚。所以我們念佛、學佛,更要成佛,念佛就是心要清楚地知道一切因緣善根,至於這個心,什麼心,要和佛一樣的心,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這樣的佛心,能夠看清楚,我們就可以作主,當自己的主管,管理自己,做得了主,能夠管理自己才叫做主管,不是管別人的。

管得了自己的心,就能觀心自在,再進一步,念佛能念到心清楚,之後,要能學佛做到什麼?慈悲、喜捨、布施、持戒、禪定、精進種種,我們都要做到才叫做學佛,六度圓滿了,才能成佛。所以我們現在念佛,只是做好基本功,你的心清楚嗎?我們的心清楚了,就能當得了主管嗎?也就是要能控制自己。昨天主任慧昭法師才告訴我們說:不要念一念,然後和人家吵架,回家和家人怎樣,和隔壁鄰居相處不好等等,正在說著,怎麼一離開後就破功了?就是有人習氣現前,我們不能笑他,我們也有可能這樣,習氣太重,控制不住,旁邊的人就要幫忙他,有人就說了,幫忙他就得忍耐他,問題在於,大家都在用功,他這樣起無明煩惱,會影響整個寮房的人!今天去開會回來,在電梯前遇到他,看著他提著行李,就問他說「哦!你要回去了」,他不理我,然後,我說「你要吃飯啊!」咻!很快地他進了電梯,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就把電梯門關起來了。很可惜啊!念佛的人,應該知道怎麼做人,念佛的人不該如此,較實際些,我是這裡的主管,若這樣子,下次他來報名的時候,我們要受理嗎?這就是没有所謂「觀人自在」,所以,我們要幫他,當他不能做主時,我們要糾正他,而不是姑息養奸,有的人會說我們就不要講他,忍耐著!反而弄得整個寮房同歸於盡,造就一堆的業,有用嗎?我們只是在幫他而己,蓮友們不要再討論此事了,自己念佛都己經來不及,還有的人很慈悲,認為法師不慈悲,怎麼不讓他繼續,只差一天而己,此事就圓滿了!有這種說法的人,念佛念到那裡去了,自己要照顧好自己的念頭,規矩也一樣要樹立起來,我跟主任報告時,主任馬上說「不安啦,在閙事?叫他出堂。」因為,這是大眾的慧命。佛是什麼?是覺悟的,現在看到別人這樣,我們就要警惕,不要等到事到臨頭,無法應付,我們念佛時,應當知道這種無常法則,心境是怎樣的,要清清楚楚,所以,越念心越明,越念心越清,越念心越自在,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控制得住,把所學的能在生活中運用,做得了主,才是我們要打拼的。

今天開會是為了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的學生,全國最多學生的系所,一枝獨秀,他們有行門與解門的學習,行門是要回到佛光山來,就像是尋根一樣,回到佛光山學習如何應用在生活當中修行,以前就叫他們去禪堂打坐,或者來這念佛,而為什麼要去禪坐、念佛?學生都不知道。大師最近關心到這件事,表示不能就這樣安排,會讓這些學生害怕,一聽到修行就嚇到,那麼有善根的學生,來念佛教學系,就該讓 他們快樂的學習,歡喜回來佛光山,而不是一次就嚇到,不敢再回來,一百多個學生中七十多位要回來佛光山,所以,大師特別叮嚀長老慈惠法師,要大家安排課程,在過程中,要讓學生學習得很快樂,所以,才在早上開會(臨時改變的),大師對於教育非常重視,能不能受用就在於心,心要不要接受,所謂「心門不開,佛法不進來」,所以,佛教有方法,念佛就是方法之一,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年輕人如果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念?他就會開始打妄想,打妄想不就是在造業嗎?所以就要改變,佛光山有修持中心,有抄經、有禪堂、有念佛,這次課程就讓他們自己選,要去抄經、打坐、還是要來念佛,選自己歡喜的,也和他們座談分享等等。你們看,大師都己經90幾歲了,都知道怎麼做,比較我們這些號稱比他年輕的,有時還蠻古板些。學生來這裡早上五點鐘起床,他們在家,哪有這麼早起來的?學生會不高興,因為還在睡覺呢!所以大師對眾生習性很瞭解,這樣子才要老師改變,可是當下老師没領會大師的意思,誤會成為要取消課程,差別很大,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的根基不同,佛雖然用這樣音聲講經說法,然而眾生的心態不一樣,聽到的就不一樣,領受的也不一樣,所以大家在念佛時,嘴是你的,為什麼不讓你嘴巴來念佛?那就是你做不了主。耳朵是你的,那耳朵為什麼不聽念佛?也是你不能做主。自己都没辦法管得住自己,那我們還能管誰!所以,我們在這幾天,就是要學習好好管管自己,我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要做得了主,做得了主,那麼多佛法,我們知道了,有那麼多人給你們開示了,也接觸那麼多人,該有所體會,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還應用不出來呢?大家還要加把勁了。轉眼第六天了,既使到最後一分一秒,我們都要能夠控制住自己的心在當下,繼續念佛!我們繼續念佛。


1/6上午香
  為什麼阿彌陀佛在我們面前,我看不到他,因為我們的心不夠柔軟,不夠善良,不夠淨化,所以三時繫念云: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意思就是說在非常短的時間沒有念佛,就會起煩惱無明,結下生死的業緣,我們這個心在念佛的時候,何等清淨慈悲,不念的時候就如阿修羅、羅剎一般,同樣這個心為何為這樣呢?

這都是累生累劫的習氣,尤其是在修行的時候它一定會現前,現前的時候您如果認同這就是您,啊..我就是這樣!請問您是誰?這個起無明煩惱的眾生是誰?有些人不能守規矩,又心生傲慢,開大靜睡眠時又不熄燈,這樣的人,大家願意與其同寮嗎?淨業林還要接受他的報名嗎?各位不能接受吧,人只為逞一時之能卻斷了自己以後修行的路。「妄我」實在可怕,自以為我最大,這是「妄我」啊,讚佛偈中的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講得是「真我」,是佛性真如,不是這個「妄我」。

「妄我」不會引導您去極樂世界,是六道輪迴苦,所以觀念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念佛,但是如果行為不能如法,那也是白費工,俗語說擔砂填海白費工,火燒姑寮全無望,為什麼修行會不得力,會遇到障礙?有許多都是自己造成的啊!自己如果不檢討,都要靠別人檢討,業報來時,沒有人能救我們。幾十年來看了很多真實案例,大家不要以為無因果報應。

雖然修行要有慈悲心,大師也說要待人好,但是也不能沒有正義,我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所以我去學武,就是為了要懲惡揚善,到了佛光山 星雲大師跟我說不能打人喔,所以我一身武功派不上用場。

其實真正剛強頑劣的人,打也沒有用,能夠讓人恭敬服從最好的辦法,就是學佛,像佛一樣具有威德,眾生莫不恭敬禮拜。我就是因為這樣才發心出家的,因為我認 為這就是最厲害的武功,不用動拳腳就能降服敵人,這就是最高的境界。

所以我們念佛就是在降服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當境界來時退一步海闊天空,要柔軟,才能接受境界給我們的教訓、教義及教化,如果妄我之剛強頑劣,最後受傷的是自己。

一顆石頭千萬劫後還是石頭,但人經過千萬劫後可能會修行成佛,差別在於人是可以教化的。我們既然生為一個人就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石頭,這是越修越回去了。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大家會有境界來,今天第六天了,大家在寮房相處,有問題一定要反應。蓮友身體如果痛苦不堪或是連續幾天一直睡不著,有時越是想要睡,就越睡不著,這就是求不得苦,即使有錢可以買一張非常高級又貴的床,但是也無法買到睡眠。

我們大家雖然來念佛,但是念佛三昧不是您來念,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才會有收穫,您要能放下,要能柔軟,要能空。

這幾天在講慧遠大師,慧遠大師最有名的就是用道家的「無」來解釋佛教的「空」,空是般若,般若心經在講空,般若是妙智慧,即使是閱讀無量藏經者也不見得體會般若空,要體會般若空的一定要消除業障,消除業障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真的只有念佛方能消除業障,我說再多也是我的,無法幫您消業障,只是給您一張藥方,佛陀說法49年未曾說過一個字,真正的法,佛未說過一個字,他只是用方法來引導我們,我們要靠自己去體會。最後還留阿彌陀佛4個字來加持我們。

雖然我們去佛時遙,佛離開我們2千多年了,但是我們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您心中啊!

如何啟動那個開關就是要念阿彌陀佛,希望大家行住坐臥生活當中,心中不要忘了佛,自然就能心開意解,很多佛法,很多事情自然能夠了解。

如果我們在念佛,還是分別心很重,妄我心很強,那可真是擔砂填海白費工,火燒姑寮全無望,如果要消這業障,就是阿彌陀佛要念下去,大家繼續念佛。


1/5下午香2
  我們今天第五天看到一些蓮友在靜坐的時候身體會動,唸佛的時候身體也會振動,會搖來搖去,打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前後搖動,這個要注意到,儘量是不動,除非你的腳很酸很麻要換腳,那我們坐著的時候就要穩,坐下來的時候你稍微左右搖一下有沒有穩!有穩的話呢!靜下來,妳如果完全靜下來,會感覺好像身體有在動,其實沒有在動,為什麼?心靜下來的時候會感覺到妳身體的血、脈,妳靜坐在唸佛的時候,最好身體不要搖,有的人在靜坐的時候還前後搖動,最好是不要振動,有的人說:『唉!明明就有感覺在振動』,你若感受那個動,妳就會隨著它動,越動越大!越搖越大!那是我們心靜下來的時候,可以感受我們身體的氣血在動!你就放輕鬆,不要跟它振動!平常它就這樣振動,只是現在放鬆靜下來,所以你有感覺,我們感覺它有動,其實平常它就這樣動了!因為你心沒有靜下來,沒有靜坐,所以你不知道它在動,那你知道它在動,你就不要再去跟它相應,跟它相應就會越搖越厲害。

大家有沒有做過甩手功?甩手功就是這樣!甩手功,你就是站住!我們的身體二隻手,自然好像用意念的手甩,舉高高甩下去!它就一直搖動,好像盪鞦韆,就越盪越大!甩手功是這樣!你要收功怎麼收?慢慢的!你要用心,控制它,讓它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到停下來,做甩手功,不是很用力在那邊甩!所以我們坐下來靜坐為什麼身體會搖動也就是這樣。尤其是我們在念佛,我也用力啊!那用力呢!你又跟著它,感覺到那你身體就會搖動,最好不動!但最好不動,你身體也不是硬梆梆的!所以中道!不太緊!也不太鬆!剛剛好最好。

所以我們在唸佛的時候,大家有一些不懂的可以小參,這裡有人寫二張(同一個人寫的!)其實他問說:「水陸法會」,水陸是什麼?答:水陸空所有的眾生都超渡,四聖六凡所有的眾生都超渡。主要施食給這些眾生吃,然後又跟他們說法,說法之後勸他們去哪裡呢?去極樂世界!去佛國淨土!這個水陸法會是這樣!這個問的蓮友說他有來參加頭一、二次都不知道,結果他說念到地藏經二部,他說不知道地藏經二部在什麼時候誦,水陸法會內壇的佛事,有一些經典是香燈的人在誦,比如說水懺、地藏經都是香燈的法師負責誦,那為什麼呢?大概就是在請下堂的時候,下堂六道眾生要請他們進來之前會拜懺、誦經,那至於裡面念到地藏經二部要拜下去,地藏經二部,你知道它在什麼時候念?為什麼人家叫你拜,在佛門裡最隆重的禮拜!就是三拜而已,不會比三拜更多,大概就是出家眾菩薩戒吧!出家眾受戒的時候,他要禮謝三師和尚的時候最後圓滿了,開堂和尚會說禮謝三師和尚「頂禮九拜」,因為是三位,每一位拜三拜是不是要頂禮九拜,但是呢!拜下去的時候它也是第三拜的時候,而且和尙會說三拜,拜人就拜一拜,最隆重的大禮就是三拜,很簡單又隆重!所以我們法會的時候,你什麼時候拜,進去的時候要先拜佛,所以三拜,法會開始之前、結束要出佛堂的時候也是三拜。那中間呢!有在拜的,有迎請,譬如說唱讚子,你是齋主,參加的齋主所以你才有拜!如果不是齋主,比如說我們去佛光會助念,它三時繫念,你是去助念的,你不是齋主,你要不要拜,我們通常現在佈置, 就會佈置說後面是椅子,前面就是齋主,他們拜的拜椅。不用拜!就是我們助念的人就沒有拜。

我們內壇,因為我們大家都是齋主,所以我們就要拜,那你念到地藏經二部要拜,那個就是念文疏!我們做法會都會寫個公文,你知不知道?寫公文給老天爺,人家祂有管理的地方,所以祂要上疏到天界,像我們要請下堂的時候,要先拜齋天,因為天管地府,地府的人,要放這一些出來,也要上面上司答應!所以要拜齋天!拜齋天之後還要赦牒,要有赦牒,那些下三道的,他們是有罪的,所以他們不能隨便出來,要有公文去,行文啊!所以就要拜齋天啊!送赦牒,赦牒都送出去之後才能請,請他們來。他們也不能自由來的,也要旁邊有警察、有守衛!也是要有守衛喔!為什麼?萬一半路跑掉,所以他們就帶著他們來,聽經聞法,如果他們領受了,接受了,他們就跟佛去了!如果不接受呢?也有一些剛強頑劣眾生,你給他施食吃一吃,嘴抹一抹,拍拍屁股要走了,他不要跟你去極樂世界,多好是你在說的,也有這種眾生啊!他可以隨便走嗎?不能!你佛國淨土你不去,那你就不能亂跑,他還是把它帶回去,所以!我們要頂禮拜的地方就是要念文疏,念赦牒!所有這些赦牒,這些公文,後面都要齋主簽名,因為我們參加都幾千人,上萬人,所以就念前面幾個代表,所以當念到後面眾等的時候,當然大家都要拜啊!因為你是齋主,所以在參加法會的時候,都不知道人家拜就跟著人家拜!人家爬起來就跟人家爬起來,在拜什麼也不知道。

實際上佛教的法會很簡單,以前有一部電影叫父後七日,就是父親死了後面的七天,它本來是一篇文章,後來有一個導演就把它拍成影片,還得獎呢!那為什麼呢?它裡面就是有關喪葬,就是人往生了以後要做些什麼事,那一般民俗是很繁重的!我看到裡面有一個很好笑的,他正在吃飯,師公(一般民俗找師公念),師公:念念念什麼也不知道,現在偷空,跑出來外面吃飯,現在師公:念…念…念經,說:來,女兒拜!她說她正在吃飯,噗一下!趕快!東西吞不下去了!趕快跑出來!趕快拜!拜也不知道拜什麼?然後他等一下又進去要吃的時候,等一下又要喝水的時候,女兒拜!他又跑出來!她也不知道在拜什麼?那個就是又是喪事,又覺得很好笑,但是也看到無知。但是佛教不會這樣,佛教我們這裡所有法會都按照佛祖教我們的。

最近有一些南傳的,它就說:人家佛經裡寫、佛祖也說--石頭掉到水裡也不會浮起來,怎可能超渡,那是從不一樣的經典看到的!我們水陸法會是因這些眾生要求的,這些眾生,尤其戰國時代殺了很多人,全中國不知道死了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這一些眾生跟梁武帝托夢的!說他們在受苦!梁武帝才從佛經把這一些經文整合起來,然後呢!在佛前跟佛請示的,如果是可以的,那請佛給他一個回應,他把所有的燈,所有的燈火都熄滅,以前不是電燈是燈燭,通通熄滅燈燭喔!那梁武帝在佛前就這樣禱告,拜下去,一拜,所有的燈燭自己亮,大家想看看會不會起雞皮疙瘩,以前是要點火的,去點那些燈燭呢!但是怎樣,梁武帝不用啊!他就問佛嘛!是如法的嗎?是如法。佛,你就給我一個回應,拜下去,一拜,燈燭自明啊!這一個,你看!就是有感應啊!所以,歷代拜水陸都是很有感應的!但是水陸在超渡啊!在說法!最後還是唸佛!要翻壇了,赦牒送出去了,要再回來,大家先帶出去,帶出去做什麼?繞佛、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繞出去讓香燈再把位置喬回來佛前叫翻壇。翻壇以後再念佛回來,那這一些眾生進來都要念佛的!安座的!所以像剛才和尚講的這一句佛號,「總持一切佛法」,所以我們在參加法會的時候就必需要瞭解。

我們這個蓮友也講說去四大名山朝山,或有時候法會的時候就看見有人在搭衣啊!在穿海青啊!然後就把衣啊!放在頭頂上!他說是什麼意思啊?是不是頂戴奉行?有沒有看到人家把那個袈裟放在頭頂上,我用這本書代表放在頭上,其實這個是不太如法的!但是大家不懂,還以為說頂戴奉行喔!有,我們家也有法師這樣,我常跟他講不能這樣,但是信徒就是不知道啊!那以為這就是經裡面寫頂戴奉行,其實不是,比如說在某個地方要搭衣,那個地方不乾淨,沒有地方可以放袈裟、放衣,那我們覺得袈裟、衣是很尊貴的又不敢隨便放了髒掉啊!所以就還沒披之前就先放在頭上,實際上不是很如法的!最好的我們就用一個乾淨的袋子把袈裟、衣、海青都放進去是比較好的!所以不是說頂戴奉行,然後每個人都這樣子頂啊!不是喔!所以我看到的,我就覺得不知道怎麼講呢!所以我們做前輩的、法師責任很大。我們不要以為說我隨興、我這樣方便就好啊!妳方便變成隨便,人家還把你的隨便方法當成正確的,這就糟了,這個就誤導眾生啊!這樣不好,但是呢!最好我們就是有海青袋子!當然把衣當做很寶貝的不能隨便亂放!不乾淨的地方也不能放!

打佛七沒有披衣這是大師指示,為什麼?他說:在精進修行再搭那個衣啊,有時候是一種不很方便,所以大師在宜蘭念佛會的時候就打佛七,他們就穿海青啊!之前有一些蓮友不知道,說人家別的地方都搭衣,我們這裡為什麼都沒有搭衣,這樣沒有搭衣在誦經,聽說是不如法的!我們講中道是什麼?不執著!不能偏!太極端都是不如法!要符合佛法就是不偏不倚!行中道!這個才是正道!


1/5上午香
  今天下午住持和尚要來主法,幫大家開示。

在佛光山我們念佛的聲音,可以傳到哪裡?大概在麻竹園那裡路上就可以聽到,佛學院的寶橋那邊應該也聽得到。

最近的水陸法會一直到前幾天的功德主會,終於功德圓滿,他們24小時沒有放假幾小時,水陸法會某一天早上,有一個人差點昏倒,我反映出去,負責冷氣的人很生氣說有什麼證據證明那人是因為冷氣不夠而昏倒,大概是做得很累,因為他早上四、五點就起來開所有的冷氣,我們冷氣昨天壞掉,在搶修當中,我們在這邊打七,冷氣是有人負責在保養、開關的,我們去齋堂吃飯,就有飯菜煮得香噴噴的讓我們用,那些人都是菩薩,他們在成就我們的道業。那他們有沒有時間念佛?

我們這個佛號,念到哪裡聽到哪裡,就供養到哪裡,心隨著佛號聲,專注那個力量,希望能夠每一個人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都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很多人不知道淨業林在哪裡,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就會開始尋找聲音從哪裡來,所以我們來這裡念佛,有的人休假、有的人身心疲勞要來這邊靜一下,各種因緣到了這邊來打佛七,這就是過去世跟阿彌陀佛所結的因緣,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最後的弟子,在他要涅槃的時候,還有人要來跟祂出家,祂的弟子都擋在外面,但是最後還是能夠完願,就是過去生他有發這個願,他有跟佛結緣,所以我們為什麼還在這邊念佛,還沒有成佛?大概我們就是那個頑皮的,過去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我們比較剛強頑劣,我們聽不進去,佛也就種下這個因緣,祂也不可能等我們,涅槃去了。我們現在念了過去跟佛的因緣,成熟了你就會念得很法喜,甚至念得很悲傷,在誦經的時候,有的人就一直誦經一直掉眼淚,為什麼會這樣?過去生我們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違背真理,所以到現在因緣成熟才能夠誦經接觸三寶,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我們在誦經的時候就是得到釋迦牟尼佛的加持,每一部經典都是佛在什麼地方說什麼什麼,所以這幾天我們在講慧遠大師,慧遠大師是中道般若的思想家,但是怎麼會變淨土宗的祖師?當然是後世大家念佛,就開始往前追究是誰來推行念佛法門,那麼有學問的人,最後還是功高易進,就是念佛三昧。

因為我們人常常隨著我們的心情不好或是好去做事情,當我們去殿堂時,法師跟我們講解、化緣,我們心情高興就捐多一點,如果剛好心情不好,連看一眼都不看,功德箱都不要走過去,但是你已經在殿堂了,雖然我們有善根走到佛前,但仍然隨著情緒在作用,有理性的話我們就不會造業,不會去造那些讓我們去輪迴的業,但是我們在修還是有造業,只是我們在好跟壞之間選擇好的,空跟有,我們選擇什麼?當我們還不懂得佛法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從『有』入門,我們要恭敬三寶、供養三寶,有布施就有功德,有修行有精進,我們就能夠有所進步,就是必須要從『有』入門,等到有了以後我們會貪,太有了就會貪、執著,執著就不好,所以執著就要『空』,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講經說法,我覺得真的如阿彌陀經講的『是為甚難』,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不好奉侍,如果當面指責他們,就算是小朋友也一樣不聽,下一次再遇到犯規,用其他比喻給他聽,他也很聰明知道在講他,還是不聽,當作不知道,現在的孩子真的是聰明嗎?輪迴開始了!當面講不聽,以比喻方式也不聽,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我們就是像這樣子,祂教導我們,我們當作不知道,所以祂涅槃了,我們還在這裡。流浪生死,六道輪迴。自作還自受,一切因果。

人家當面講我們,雖然我們會有感受,心就是有『觸』,不論一個眼色也好,一句話也好,一個動作也好,我們不是失明,有看到、有聽到,如果人家說我們不好,我們也會有感覺、知道是在講我們,這就是『觸』,接觸,但是接觸了以後,就感受,有的人習氣的關係,感受說對方是不是對我有敵意,故意找我的缺點、故意糟蹋我,這個就是『受』,作意了產生分別心,『受』然後開始『想』,『想』是真的嗎?常常是自己想,別人不是那個用意,我們常常把它想歪了,在中國的古代聖賢,就有這些事情。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遇到不好的環境,沒什麼吃的,他的七十二門生裡面最賢能的弟子,顏回,就趕緊尋找糧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米,就趕快煮了,然而另一個弟子剛好看到顏回翻開鍋蓋,用手把一些飯塞到嘴巴裡,他就去跟孔子報告,「老師,那個顏回,平常您不是說他很好嗎?可是我剛剛看到他在偷吃飯,大家都還沒吃。」孔子什麼都沒有講,他不會隨便去評斷,是有智慧的聖人,結果顏回拿飯來要給孔子吃的時候,孔子就問他剛才煮飯煮得怎麼樣,說有人看到你怎麼樣,顏回答:「老師,剛才有一些飯弄到灰髒了,我怕讓你們看到不好,我就把那些髒的飯拿起來吃掉了。」那位跟孔子報告的弟子,他當下就認為顏回偷吃飯,表裡不一,老師還讚嘆他是所有門生裡面最有道的,覺得顏回在老師面前一個樣,私底下又一個樣,事實真是如此嗎?有智慧的老師就會明察秋毫。

像這樣子,我們看到的都是表面,就是沒有智慧。佛教講的『般若』,即是如此,是有智慧的,不是隨便憑著六根看到、聽到、感受到,然後就去判斷,其實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也不是真的,佛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智慧,這個智慧很難,要修到這樣,真的要經過很多經驗,比如說被陷害,或是陷害到人,例如《岳飛傳》裡面,秦檜陷害岳飛,我們氣到恨不得把秦檜弄死,可是秦檜有秦檜的角度,最後,現代歷史學家發現,秦檜不見得是那麼壞,而是皇帝壞,因為當時的皇帝希望跟金國和解,可是岳飛卻一直打仗進攻欲恢復舊河山,皇帝著急擔憂更多的兵一舉進攻過來導致亡國,只好派秦檜去談判,他也只是代表著背後的皇上。歷史上,我們認為奸臣是誰、忠臣是誰,表面上是這樣,不見得就是這樣,我們以前還沒有跟對岸有來往的時候,歷史上也是講民族的救星是某某,現在都探討出來了,卻都完全不一樣了,在大陸,民族救星是毛主席,在台灣寶島的民族救星是誰?現在的民族救星是誰?我們佛教徒就會講:「就是阿彌陀佛!」但是現在,百姓有一些人還是選邊站,每天看電視、看報紙,嘴巴就在那邊造業,互相指責對方,世間人錯誤,我們指責外面的事情,於事無補,能不能讓你解脫?我們怪這個怪那個,其實都是跟著他在輪迴,所以掌握世界時局的這些重要人物,其實他們要負很大的業報,像我們現在講的地球一直升溫、環保問題等,其實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心都向外去追求、向外去攀緣,向外去把大自然的資源耗費太多了,因為我們的需求、欲望,把大自然搞得很糟糕,其實我們根本是要把心照顧好,然後把心安住下來,欲望的火熄滅了,這個地球就會降溫,可是現在大家都沒有看到這一點,一直在花很多錢在沒有用的事物上,這個世界變成這樣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沒有降火。欲望像火,佛經裡面佛陀說:「三界如火宅」,一個人的心如果沒有安住,沒有正確的分辨,就開始自己亂了,比如說現在的夫妻,一直分手、離婚、吵架,就是因為他們兩個沒有辦法和諧調和,好比我們在唸佛,如果我跟維那,維那一直衝衝衝衝,我也跟著唸快,那你們怎麼辦?假如父母就像這樣不和的話,孩子怎麼辦?因為單親家庭越來越多,所以問題少年越來越多,社會就會出問題,最基本的這個世間會亂,就是心亂,像顏回那樣的聖人都會被誤解,聖人如果被誤解了,他覺得這個世間他不想住,聖人越來越少,我們這些人是不是越來越亂了?因為聖人沒有教化我們,所以我們現在 如果有人可以教化我們,我們就應該要受教,如果我們不受教,這些老師們也都遠離了,就更亂了,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有加持的力量,這句聖號我們要繼續唸下去,如果這句聖號我們再記不住,就很淒慘了。


1/4晚課香
  今天有小參,有一位蓮友寫說:「他以持誦地藏經為日課,參加佛七時是否要繼續?」。地藏經講甚麼?地藏菩薩如何度化眾生?尤其是三惡道眾生。地藏經是講孝道、因果報應。甚至其中一品是「稱佛名號品」,也是教大家要念佛,每一聲佛號都可以消數十、百劫的重罪,如果我們為亡者助念,佛號經過亡者的耳根便可以解脫地獄道的痛苦。我們讀經一方面可以讓有緣的眾生聽到佛的法,末法時代的眾生不懂也不重視因緣果報,因此這部地藏經很值得推廣。佛七期間,念佛就是正念,其他都是打閒岔、妄念!

學佛的人要行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要極端的苦行,不是吃苦耐勞,穿破衣服,住茅棚才叫修行;也有人說:修行那麼苦,有福不享做甚麼,應該要盡情地享受生活啊!這些都不是中道的生活。般若講的就是中道。

淨土宗第一位祖師 慧遠大師最初在道安大師座下聽聞般若經精深的佛理,豁然而悟,歎息說:儒家九流,與佛教相比,都是粃糠而已。般若就是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那個,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那個是哪個?還有這個消息也無?如果沒有消息就要來念佛。慧遠大師那麼有智慧的人也發現念佛可以開智慧。

地藏經在佛七期間可以停一下,打佛七就是誦阿彌陀經讓我們腦海中都是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作定課就是為了讓我們不要懈怠,誦阿彌陀經也是在精進,沒有 懈怠,如果認為誦地藏經功德比較大,誦阿彌陀經功德比較小,這就是分別心了!

地藏經主要在講三惡道的因緣果報,譬如有些人沒有信仰,往生以後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活著時習慣要吃東西,沒東西吃就會覺得肚子餓,常年在肚子餓的狀況下就容易墮入餓鬼道,我們施食他們才吃得到,平時都是餓肚子,所以誦經就可以指引一條前往解脫的淨土道路,為什麼不去呢!

地藏菩薩感應錄裡有記載,有人去遊地獄,最後看到一個地方很漂亮,平台樓閣,好像一個大社區,生活情況很好,跟他看到的地獄情形差很多,然後看到一個親戚跟他揮手,問這個親戚住在哪裡,他說被地藏菩薩救起來以後住在這裡,這裡叫做「福社」,有福報的社區,但這裡的人不會念佛,念阿彌陀經,地藏菩薩先把他們安置在那裏。

新亡者七七四十九天內沒人超渡,會先經過業海再到地獄去,業海就是身口意所造業形成的,像海一樣大。「忉利天宮神通品」中,婆羅門女為了救他母親,經過業海之後,才碰到無毒鬼王。

晉朝慧遠大師的師父道安大師, 苻堅久仰道安大名,遂派十萬大軍,攻打襄陽,道安被晉將拘禁,不得出城,乃分散學徒,讓他們各奔東西,並教誨日後的弘法事宜,惟獨不曾教示慧遠隻字片語。慧遠乃跪而說道:「唯我獨無教示,是否認為我不堪造就?」道安說:「像你這樣的人才,還用得著我擔憂嗎?」慧遠帶著弟子數十人南行,到了潯陽(江西九江),見廬山峰林清靜,就定居下來。

出家人姓〝釋〞是從道安法師時開始的。當時慧遠法師與慧永法師有約定要去羅浮山共修,慧永法師先到廬山,廬山的地方官也是佛教信徒,崇拜慧永法師的道德,便將他家捐出來當寺廟,名稱為西林寺,等到慧遠大師到達後,慧永法師便邀請他一起住在廬山,慧遠法師到了廬山東邊認為因緣可能在此,便用錫杖敲下去,果然有泉水流出來,所以就在那裡住下來建立了龍泉寺,那時慧遠大師年逢51歲,道德遠播,很多人來跟他學習,可是龍泉寺太小了,住不下,慧遠法師便對地方刺史說明修行事蹟,因為刺史也是佛教信徒,於是便奏請皇帝建立東林寺,賜給慧遠大師。

慧永、慧持法師也很有修行,比慧遠法師早往生,慧永法師在西林寺山頂建立禪房,常常到那裏打坐,時間久了,居然有一隻老虎跟他一起修行,有人來了慧永法師就會叫老虎離開,不要嚇到人,修到老虎都要來跟他一起修行,而且禪房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慧永法師往生前示現疾病,有一天忽然跟侍者說要穿衣、穿鞋,並且要求站立,侍者問明原因,慧永法師說:佛來了,然後隨即往生,比慧遠大師早兩年往生。後來慧遠法師的弟弟慧持法師前往四川修行,也與慧遠法師分手,後來也修到預知時至,見佛接引往生淨土。

淨土聖賢錄裡面記載:念佛的人念到預知時至,身體雖然有病也能身無病苦,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裡就有寫到這個身無病苦的願。

慧遠大師在東林寺的大殿又叫「神運殿」,當時整地、建寺時,山神、護法神都來幫忙,喜歡念佛的人都拜在慧遠大師門下,有123人在廬山結社,以證得念佛三昧為目標,並在西方三聖前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東、西兩個池塘種滿了蓮花,池中有蓮花鐘晝夜六時提醒大家精進行道。慧遠大師三十二年不出廬山。

慧遠大師的弟子王喬之等數人作了念佛三昧詩以表明求生淨土的心志,慧遠大師為他們作序言: 專一心思、澄寂想念。心思專一,則心念一致不令散亂;想念澄寂,則意氣清虛、神志明朗。意氣清虛,則智慧了悟而能清明觀照;神志明朗,則沒有絲毫幽微玄妙的義理不能通達透澈。專一心思、澄寂想念,這兩者是與真如實際相應之憑藉,既能悟入一真法界而又能發起度化眾生的妙用。然而諸佛所開示的三昧,種類名號甚多,求其功效高而容易進入進步的,則以念佛為第一。

慧遠大師在十一年中曾經三次見到西方三聖,都沒有講,到他要往生時又看見 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告訴他幾天後會來接他,他才告訴大家。

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一句一句念下去就對了!


1/4下午香
  文昌帝君在上古時代,周文王時,是位忠臣,本來是天神,在洞庭湖的君山,風景很漂亮,很喜歡那裡,因為是善神,流連忘返,天帝說既然喜歡那裡就留在那裡,於是就在那兒當山神(君山)與山水一起。有一天聽到一位忠臣的妻子婦女在哭,先生被害死,向天地哭訴,於是生起憐憫之心,恰好婦女肚子裡有遺腹子,因為動了一念相應入了胎,忠臣孩子一樣做忠臣,後來下場很慘。

文昌帝君一念不覺,六根逐妄,隨情造業,縱我為非。一念不覺,因為他只是神,看不到三世因果,同情她就跟她同類了。若是佛,菩薩超越三世,看得到多世的因果,因為只是神看不到更早的前世,所以就入胎輪迴了。最後一世輪迴墮落,有幸看到了佛放光,出生為龍,有水還好,若沒水在爛泥巴,龍身上有鱗片,天氣熱,沙石落入麟片內很痛苦,因為佛放光解救了他,這是文昌帝君十七世的輪迴。現在小孩子考試都拜文昌帝君,神的過去世都這樣,那我們呢?

神主牌位就是那些眾生,祖先沒學佛,不知要去哪裡,新亡者一年後要合爐,入祖先牌位受後代子孫祭拜,祖先若沒有信仰,沒有跟佛祖去修行,就在祖先牌位上受子孫香火。他們的時間跟我們不同,一年三節,忌日拜他,對他而言也只有一天而已。鬼神道介於鬼跟神中間,四天王離我們最近,祂們一天是人間五十年,一年三節拜,他們是不會餓到。可是現在小孩不拜祖先把祂們請到靈骨塔裡。萬壽堂只開放給佛光人及本山信徒,在萬壽堂設牌位祖先就會來,有善根就跟佛祖學習,佛光山是個寺院,但在無形眾生的法界就是個淨土,佛國淨土。本山有位師姑,父親放在佛光山,姑丈放別的地方,有一天姑丈托夢家人希望到佛光山,無形眾生也會選擇好的地方安住,可見眾生還沒解脫時的確要有個地方讓祂們安住,沒有地方安住就是疏文裡念的無祀孤魂等眾。現在很多沒有信仰或其他宗教沒在拜拜,以前的人說不要信基督教,死後沒人祭拜,人往生以後,基督教是不哭不拜的,基督教也勸人往生天堂,到了天堂一切福報自然擁有,所以不用拜,可是福報不夠不能升天界, 不能享用福報,然而眾生習氣難改,喜歡吃,我們的東西他又吃不到啊!所以大家要拜祖先也要會念一些咒,譬如念變食真言將食物變成祂們可以吃的東西,一般民間拜拜要煮得很豐盛很香,不夠香他們也吃不到,但我們念變食真言以佛的慈悲力加持,讓他們受用得到。念往生咒或是誦經更好,祖先來受用一餐,又可以聽經聞法,念阿彌陀佛很好,引導祂們到阿彌陀佛那裡,在這裡一年吃個幾餐,到了極樂世界就不用吃這些粗糙的東西了,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他想吃什麼東西就現到眼前。

天人一出生所有福報,包括衣服、食物都是自然天成的,天人從父親左腿,右腿化生出來,化生出來就是人間的一、二歲,一出生就要穿衣服,有很多寶樹就有很多衣服讓他選,天衣無縫,越高的天衣越輕。

佛是徹底覺悟過去、現在、未來沒有障礙的,佛眼更可以看清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人、事、物,不像阿羅漢只可以看五百世,菩薩看八萬劫,層次不一樣。有人問我:念「南無阿彌陀佛」有力,還是「阿彌陀佛」有力,我看都很有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有沒有力量要看心力,心力很重要,真正的力量就是修行的心,我們每個人的心,念佛的專注力,今天下午念佛時間長,可能累了,但是累過了就會覺得念得很不錯,因為都沒有中斷,越念心越法喜,此時力量就來了。我們修就是要修這個心,修到這個心是跟阿彌陀佛連線的,這時還怕祖先不被超渡嗎?有可能連旁邊的眾生都一起坐蓮花上去了。

水陸法會很殊勝,幾萬人七天七夜在這裡誦經、念佛,力量多大啊!我們大家都是修道念佛的人,念得專注,力量就大,有人說楞嚴咒最厲害,如果念的時候心散散的力量就不大。第四天了,大家要專注起來,妄想、雜念都不要想,想了也沒用,耗費精力,不如把心收回來,這句阿彌陀佛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所有妄念、雜念進來,阿彌陀佛能量很強就像一個大火輪把它燒掉,跟阿彌陀佛連線,現在大家繼續來念佛。


1/4上午香
  早上起床板的時候,有老菩薩爬不起來,就有人好心幫她,結果下床的時候就不小心跌倒,撞到床舖,送到義大醫院,還好佛祖保佑,檢查沒事。這位老菩薩在第一天的時候遇到我就很高興地說:「去年7月也是跌倒,傷到尾椎,為了趕快好來參加佛七,所以都不敢出門。」年紀有了就像房子舊了,所以不能做主,身體雖不能作主,心還是可以作主。

老菩薩如果能來念佛就來,如果身體不好還是要來,最好身邊有人照顧你。如此家人比較放心,你可以看要度兒子或孫子一起來念佛,這樣也很好,像蔡李糖菩薩就很有福報,有人照顧她,就能念佛。但是如果不能作主時,就不要勉強,在家念佛也一樣,每次念佛所學到的工夫是用在需要的時候,只要一口氣在就能念佛。故明白健康的時候就要念佛,像這次我如果沒有特別講,你們可能就沒念了。

六度體操你們有練嗎?我們家的法師有敎他們六度體操、禪體操,連太極拳也敎一些,我看現在如果請他們出來表演可能也不會了。可是我如果做給他們看就會了,爲什麼呢?因為沒有練。你的手和我的手都一樣,可是做起來不同,就是因為沒有練。我們和佛一樣本自具足,所以要練才熟能生巧。要自我訓練每個動作都要清清楚楚,每踏一歩路出去都要很清楚,如果跌倒,是因為在想事情,沒有用心在上面。

繞佛時注意力在踩出去那一腳,因為站穩了,後腳才能走。專注在每個地方,那麼走路時,腳就會很靈活。念佛時也是一樣,每一句佛號都要接好;就像走路每一歩每一歩都很清楚。無常來的時候,不會通知你的,如果通知你就不叫無常了。我從10幾歲開始訓練了8年多,天天練習,20幾歲練到一刀兩斷。但是很厲害也沒用,過馬路被機車撞,雖然比一般人耐摔,沒有完全碎掉。

記得出家那年看《六祖壇經》,惠能大師講不思善,不思惡,你想的時候已經在地上了,無常比念頭更快,你來不及應付,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你要不要看破,所以我30多年前就看破了。看得破就跳得過,趁年輕趕快跳,否則老了就跳不過,因為身體舊了,無力了。現在才要練較吃力,容易打退堂鼓,所以趁現在能修就要趕快修,我們自己在念佛是修;練是練心,和人互動產生的相應法就是在練。修是這個方法知道而一直在做,境界來時練,即是所謂修練。

念佛第4天,大家會疲累,但是念佛是真的,身體是假的,撐一下就過了。去金光明寺重感冒,常看的醫師剛好出國,藥也吃完了,怎麼好的?身體有自我療癒功能,還有大家有一個寶貝不會用,就念佛,觀想最大加持者阿彌陀佛,身體貪瞋癡的邪氣都排出來,面對佛念佛號,「一舉洪名超二死」,什麼叫超二死?就是不思生不思死,念阿彌陀佛時,不要去想生死,再想就沒力氣了。像我高血壓170幾連續兩個月,現在的醫師都靠儀器,靠指數猜病情,就想看也無用。

我們有最大醫王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放鬆,其光從極樂世界照到娑婆世界。你是十方世界內,就會被阿彌陀佛照到,所以念佛時,阿彌陀佛就已和你連線了。如果有一台手機在這裡就可以打開,能量就在這裡,阿彌陀佛的能量更強,因為信 心不夠,加上念得不夠。我們一再輪迴,很多地方都斷了線路而不通,透過修練慢慢打通每個管路。

因此,修練時會遇到境界,身體、心理的情況都會遇到,你要如實看到它、體驗它。打針只是一時讓你不那麼難過而已,病毒還在裡面,因為被壓抑住。就好像我們現在念佛,有佛力加持,念佛時,心是很清楚的,你有何缺點難道不知道嗎?還繼續讓它在你的體內嗎?繼續讓它作怪嗎?要不要斷它?斷它就是要改,看的那麼清楚還要縱容它,累生累劫以來在生死輪迴的習氣,無論男人或女人都是習氣。

佛菩薩沒有男女相之分,只是塑像的人將其分男女相而已,佛陀在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虛妄,真正的佛在你的心中,喚醒心中的佛,然後你就與整個宇宙的大能量覺悟,無始以來到現在,覺悟的佛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大能量,是無量無邊。念佛時,內心所有的貪瞋癡、無明、習氣、煩惱會排出來。等一下念完佛還要把它撿回來嗎?當然不要,所以佛號要盯緊,可是習氣重的人,可能就和別人講話或做什麼。例如有的男眾習慣在6樓上淨房,念佛期間因為方便女眾而暫時劃為女眾淨房,就有男眾由於習慣使然而跑去6樓淨房,這就是習氣。所以念佛可以養成好的習氣,透過佛七養成好的習慣。


1/3晚課香
  剛才念佛的速度會不會太快?大家跟得上?若是無法跟得上,就暫時不要出聲,用心好好去聽、去念。不要硬要跟上,否則不能和眾人融入和聲。

念佛的念,不是有口旁的〈唸〉,而是最高品質的心〈念〉。剛剛大家追頂念到很熱絡時,突然剎板…。止靜時,大家心裡是不是還在自自然然的繼續念?這就是我們要自我體驗的ㄑ無念而念〉,如是長時熏習,方能受益。

什麼是正念,就是當下要制心ㄧ處的念。譬如法師正在開示,當下你就要全心全意諦聽,若心還在念佛,雖然是念佛,這時不符當下就是雜念,就非為正念。念佛時,句句佛號要繫扣得緊緊的,像念珠般,一顆接ㄧ顆,串在一起循環,毫不間斷。

若有雜念、閒岔進入,就非正念。

慧遠大師,東晉人。住世83載,13歲就雲水三千,24歲登壇說法,51歲到廬山,32年未出廬山ㄧ步,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人皆知嘵,尊稱其為〈廬山慧遠〉,可見其德行、修持影響深遠。就像現今星雲大師般,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記得有次跟大師去大陸和趙璞初老居士,ㄧ同聯展一筆字與書畫,看到大師被眾人簇擁包圍,連我都無法靠近,只得看電視大螢幕,大師真是八宗兼弘的人間淨土行者。

昨天,我們說到,司馬昭做沒幾年就死了。亂世殺人無數,當時有神通的聖僧〈佛屠澄〉感化了石勒皇帝,少殺了不少人,但繼任的石虎,卻更殘暴的屠殺,使天下更是大亂。

東晉定都南京,慧遠大師當時已精通百家學說,皈依在道安大師門下,聽聞般若經後,方知諸子百家所說,有如糟糠,是不究竟的義理,不值得去深入熏修依止。慧遠大師深知,最高的境界在佛門,九流門派、諸子百家,各有不同弘教方法。為了讓百姓聽懂佛法,就善巧方便的引用以前所學過的儒家、道家的講解方法,如是說法,當時被稱為〈格義佛教〉。

文人,武者,二區塊領域雖有不同,但同樣在追求最高境界。道家的道德經一莊子學說,有一部分說法與佛法相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跟禪宗所說很接近,什麼是禪?能說出來的就非禪,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曾說:〈深刻、真正的真理,非語言文字,能完全釋明〉。語言文字只是在傳達思想與道理,真正懂得此義後,就會忘掉語言、文字相。這說法和禪宗、金剛經類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莊子道德經譬喻〈得意忘言〉即契此意。

慧遠大師即是依此譬喻方便方法,深入解說佛教義理。其師父道安大師所創經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有如人之頭首、身體、手脚,對佛教貢獻宏偉深遠。

慧遠大師,年輕時ㄧ貧如洗,但他毫不掛心,無錢就任由它去。天冷無厚衣為蔽,就與弟弟一起打坐念佛修行,當時有同参道友看其精進修持,就會資助些許燈油,讓他照明看經典,在如此刻苦耐勞下成就道業,我們除了佩服他的毅力,也要感恩資助他、成就他的菩薩,我們方得有蓮宗初祖,如今的教示與學習榜樣。這就像星雲大師般,即使沒錢也要辦佛學院,旨在培養僧才。有哪一蓮友要送家中小孩來讀佛學院?有可能成為ㄧ代祖師…。

道安大師是一了不起的聖僧,在當時亂世下,就懂得延續佛教慧命,為了分散風險,就將眾徒弟,分派到各地去弘法,臨行前逐一交待。惟獨未交待慧遠大師,但慧遠大師一點也不高傲,很謙卑的跪下來請法:〈師父,弟子有什麼不如法,還是有不令您滿意之處…〉。道安大師答以:非也,其實你是不用我交待的,你將來必定能弘傳正法…。並曾對大眾說:〈將來大弘佛法的必是慧遠〉。

道安大師當時沒交待慧遠,旨在考驗其心性與定力,師父未對他講,但ㄧ代高僧,仍然恭敬的跪下來請法。正是呼應、彰顯佛法,在恭敬中求、在虔誠中相應的義理。阿彌陀佛!


1/3下午香
  一、念佛時,氣要順

今天因為聽到福慧家園內的念佛聲,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提醒蓮友們在念佛時,心要能夠「專注」,若能專注,不論念佛速度是慢或快,才都能跟上拍子。而且快時要想能跟上,因為快時很急,所以念時要順著我們自己的氣來念,像是吐氣吸氣時都要寂靜無聲,慢慢吸氣,慢慢吐氣,若吸氣吐氣都很用力,很粗糙,嘴型很大,念佛的聲音就會變成忽大忽小,用喊的,念不到十句就沒聲了。這也因此歷代祖師念佛時有他們自己的調,就是要順著氣念,如何得知呢?雖然他們那個時代沒有錄音帶,但我們透過藏經裡面文字的記載,像是內壇中的法器「鼓缽」—兜 兜兜兜 剎—可以得知念佛時要順著自己的氣來念,才能穩穩地有力的持續念下去。我們念佛加快速度時,依現在人的說法因為越念越歡喜,越念越high,但反而因為太放縱身心導致我們的氣浮起來了,念出來的氣就散開了,沒有攝受力。

二、念佛要沉穩,因此要練丹田

念佛時氣要順要穩,像定和尚氣很穩不浮,因此我們要練外丹及內丹。外丹就是藥,古代就是山中的養生藥丸或治病藥丸,內丹就是丹田,靜坐時要練習觀丹田,丹田就是肚臍下三根手指這裡。因此我們要念佛時氣要沉穩住要有正氣,不要浮著,否則依中醫的話來說就是正氣不足,邪氣易入就會生病了,且因為專心念阿彌陀佛,聲波震動的力量致整個身體都流汗,能把體內不好的氣都排出,這也是念佛能消業障的原因之一。

三、佛教就是學習佛陀的教誨,行解並重

生病時要如何念佛?尤其是臨命終那一念,貪嗔癡無明起來時要如何控制我們的心不被打敗?尤其是我們佛教徒要練到我們能控制我們的身體跟心。要如何做到呢?永光法師提到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佛教就是學習佛陀的教誨,並且行解並重,心能控制身體,才能生死自在,否則容易起煩惱與無明。


1/2晚課香
  我們念佛到現在,剛才大家念的聲音我感覺比較能夠專注。白天我們也是念很久,可是感覺聲音不夠集中,心比較不集中。剛才我們誦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裡面說,若我們是念阿彌陀佛聖號,一直念一直念,直到七天。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念到七天就能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我們很多人都來打佛七很多次了,那大家是否曾有念到一心不亂的感覺?一分鐘也算。一心不亂的意思就是在念佛當中,你會感覺只有阿彌陀佛而已,都無其他的念頭的那種感覺。大師說念佛要求什麼,求自我的體驗。我們自己有體驗才有辦法與其他人說念佛有什麼好處。若我們自己沒有體驗,當別人念到阿彌陀經時而詢問你何謂一心不亂,我們會不知道如何解釋。在佛經裡面有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是什麼呢?制為制伏的制,非治療的治。佛經裡面寫的是制伏、控制的制,控制你的心,可以讓你在任何地方安穩,讓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辦理。這個制心一處的功夫也是可以用禪修來練,禪修就是利用觀想、數息來控制自己的心。在佛經中我們現在上的是由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一心不亂,但是也有其他人翻譯成一心正念、一心專念。如像現在的淨宗協會,他們就教大家要一心不亂,其解釋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別的佛號都不念。一心正念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有相通的。

一心正念的這個功夫有足夠,我們可以通三世。為什麼?在我們的過去生一定有想要將來要生到有佛法的地方,堅持這個念頭,當我們自己那世業報終了後會隨便投胎嗎?若當還未跟著阿彌陀佛去時,而我的願力是要跟著我的師父再來出家,再來修行。而當你要往生的時候,你的師父也比你早往生,但是有可能你的師父要往生時你在你的師父面前說我下輩子還要再來當你的徒弟,如果是這樣師父往生幾十年了你才往生,那你往生的時候是否還找的到你的師父?請問我們有另一半的蓮友們,你們的另一半是如何找到的,千千萬萬的人卻就遇到這個人,那就是三世相通的一心正念。上輩子你就想跟著他(她),所以才會有七世夫妻。就是這輩子未完成,下輩子還要再遇到。下輩子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前的故事就是 這樣說,下輩子還要再遇到。當然還有個人也是如此,那就是我們的仇人。

你的冤親債主有沒有這樣?有。你的冤親債主也是會一心正念。一心正念,何謂正念,大家是否隨時都有正念?其實是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一心正念、一心不亂的,這是要訓練的。就是上輩子一直念著我要去找我的師父,我要跟他再出家,要跟他再蓋道場,你一直這樣念著,到了要往生的時候還是這樣念著,最後一定會再跟著去的。這就是過去生、現在世、未來世。所以我們現在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做什麼,當然是我將來要去極樂世界。念念不忘,我們現在打佛七就是在訓練念念不忘。

何謂正念,我們就是要訓練知道我們的心有什麼念頭,有雜念嗎?有貪念嗎?譬如你剛從你的寮房出來到達佛堂時,你的心是否都有在念佛,沒有雜念。常常我們都會有雜亂的念頭出來,譬如:「當你走到六樓時就看到拖鞋,心就會想是不是樓上很多人啊,那我的鞋子要放哪裡」,當你這樣想時,這就是雜念,雜七雜八念頭進來就叫雜念。還有一種貪念,貪念我們有嗎?像有時候我們過堂,看到喜歡吃的菜,就會想多吃一點,這是不是貪念?再者惡念?像別人有個動作讓你不滿意,你就討厭他。這也是很微細的惡,不是真的惡,但是起了厭惡的心。還有妄念、邪念這些念頭。還有我們也會懶惰懈怠,如我今天覺得懶懶的,就會想那明早不要起來做早課好了。又譬如已經凌晨2、3點了,你還一直翻一直翻,睡不著,隔壁的在打呼,你就想跟師父說隔壁的在打呼,就當在念阿彌陀佛。結果整晚你念阿彌陀佛念的精神很好,到了早上卻沒精神,就會想說等等繞佛的時候我再溜去睡覺,這個就是會想要懈怠。所以這時我們有沒有正念,我們沒正念,當我們沒正念時就會做一些犯規的事情。譬如今天早上我就聽到一位老菩薩說:「我的鞋跑去哪了,我的鞋怎麼被拿走了,我是要如何去過堂?」。她的鞋被拿走了被拿錯了,拿錯鞋的人呢,可能也才剛走下樓,但是上面再喊鞋拿錯了,但拿錯鞋的人卻不去注意是否自己拿錯鞋,應該想著:「那個拿錯鞋的人一定不是我,或許我的鞋跟她很像但絕對不是我拿錯」,但偏偏就是你。我們的心就會存著這種心態,不太可能是我,哪有那麼剛好是我。這個就不是正念了。我們都在念佛,會這樣就是我們的正念失去了。

什麼是正念呢?就是我們現在在念佛,要打佛七的人,你現在是否有在念佛,你有念佛就是正念。當我們沒有在念佛的時候的心,其念念不忘的是什麼,很多事情都是念念不忘,如貪嗔癡。也有很多事是念念都忘記,如法師的開示、佛法。那個法師說得很好,常常就不知道、忘了、沒記起。貪嗔癡都記的起來,戒定慧都記不起來。像這樣我們心是否能訓練呢?當然可以訓練,但我們如何訓練,對治我們的雜念,對治我們的妄念。我們的正念就是所謂我們當下法器在敲時,我們要念佛,我們在打佛七,走路也要念佛,坐著也要念佛,躺著也要念佛,站著也要念佛,去廁所也要念佛,去任何地方散步也都是要念佛,這才是我們的正念。 訓練正念就必須要專注,所以我們七天一進到堂內,寮房也好,齋堂也好,無論在何時何地何處我們都要念佛。這個念佛以持名為主,如果我們大家念到說坐著念會打妄想,那你就可以起來身體禮拜,口念不夠攝心,我們就起來拜佛,身禮拜。所以昨天有講了三個要點,三業的修行,三生的念佛。我們念佛有時候雖然是正念,但也有時候是不正念。念佛是正念,但有時候念佛也會變成不正念。譬如當你在打坐禪修,但你卻在念佛,這是正念嗎?也有人說我是念佛觀,勉強可以,但實際上就不是正念。譬如老師在教學生,但她在念佛,那這樣她就不正念了。她的正念是什麼?她現在正在教書,那她就是要好好教書,她的念頭就是要在教書上面,這個 才是正念。譬如我現在在開示,你的正念應該是要聽開示,但很多人是你說你的,我念我的。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念佛念到智慧全開,戒定慧修得很好,但有些人卻常念佛常參加佛七而進步很慢,這就是因為不在正念上面。現在人家在開示而他卻在想其他事,現在人家在念佛而他在打瞌睡,這樣有正念嗎?這樣就沒正念了。

現在人家在講念佛的法門,而他在想禪修不知有多好,這樣當然就沒正念。這個正念我們自己要認識清楚。大師這本念佛法要裡面就告訴我們很多念佛的正念。這次是今年度佛七的開始,我想告訴大家淨土宗祖師的行儀。有些人說這些淨土宗的祖師我們都滿熟的,但滿熟的卻不太了解是不是?我們在學佛的時候,祖師的行儀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我還記得我初學佛的時候去普門寺,第一次去普門寺,普門寺的法師給了我幾本小叢書,我都還記得有『怎樣做個佛光人』、『佛教的青年觀』。這裡面就有提到一些高僧大德的名字,我就覺得那些人我都不認識,我怎麼能不認識那些人呢,所以我就跑去我家附近的圖書館去借書,那時候的圖書館館內佛教的書籍不多,我就借了『慈航法師開示錄』、『高僧傳』。看了高僧傳後就覺得這個出家法師了不起,又看了慈航法師寫的「若有一個眾生未度,切莫自己逃了」,又看了大師的佛教與青年,佛教需要青年,這個就是會影響到我們的人生觀。那個時候的年輕人都會訂一個「我的將來目標」,那時候我訂的目標也是將來要救渡眾生。我要學醫術來救眾生,我要扮演大俠抑強扶弱。但當我看到大師的講演集,看到高僧傳後我改變我的人生目標了。為什麼呢?因為高僧的行儀有那種攝受力。所以我就想我們大家在淨業林念佛,我們對淨土宗的祖師是否有了解,了解很深的應該沒人,應該都是聽別人說的而已。

第一位祖師是誰?那慧遠大師是哪裡的人?我們都知道第一位祖師慧遠大師,結蓮社。現在念佛稱為蓮社,台中蓮社、鳳山蓮社,台中蓮社是因為李炳南老居士,鳳山蓮社是煮雲老和尚,華嚴蓮社是南亭老和尚。華嚴蓮社也叫蓮社但其實他是華嚴宗,華嚴宗也倡導,他有華嚴三昧。我們圖書館內有一套書『高僧小說』,裡面就有介紹慧遠大師,大家可以借來看一看。慧遠大師是東晉道安大師的徒弟,東晉為魏晉南北朝、三國過後,那是個很混亂的時代。雁門樓煩縣人,俗姓賈,13歲時就跟著舅舅到許昌、洛陽參訪遊學。後來在太行山的恆山遇見了道安大師,便與其弟慧持進入道安大師門下。當時原本慧遠大師是要去拜當時很出名的范宣子為師,但因戰亂無法南下進而北上,而最後遇見道安大師並歸依於門下。

當時道安大師有許多弟子,雖然當時時局混亂,他也都還是派他的弟子到處去弘揚佛法,也因如此才能把佛法傳揚下去。而道安大師對於佛教其最大貢獻就是將現今佛經分為三分法,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阿彌陀經為例,阿彌陀經一開始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無量諸天大眾」這就是序分,就剛在誦經時合掌,放掌處就是序分。而正宗分即從「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佛叫阿彌陀」開始在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所有事情的這個地方。講到後面「東方、南方、上方、下方…所有諸佛都在讚嘆釋迦牟尼佛至最後」在這個地方就是流通分。這個三分法,給後輩法師有很大的啟示。而慧遠大師對於佛教最大的貢獻則是創辦淨土宗,聽說淨土宗是由日本人說的。

現代日本研究佛學方面比我們早幾十年,佛教的第一部字典就是日本人編排出來的(望月辭典)。日本人在以前就將佛教分為八宗、編佛教史,所以聽說淨土宗就是那時編排出來的。而在現在淨土宗祖師的分法是有不同的,但對於慧遠大師是第一代祖師是並無爭議的。而慧遠大師對於佛教的貢獻是解釋”空”,當時在佛教並無適 當的言詞來解釋空字,慧遠大師就使用以前所讀的古老聖賢、莊子用語(格義佛教)來解釋佛教、解釋佛教的空字。

今天我們就介紹到這邊,不然會沒時間念佛了。


1/2上午香
  在蓮花佛國與你相會

眾生與佛同智慧 却在六道受輪迴

諸佛教人自淨意 蓮邦佛國定可期

今天沒出太陽,但,太陽並未下山,只因烏雲遮蔽了我們凡人肉眼所見。大家來淨業林念佛的動機、發心為何?有人說:剛好有元旦假期,就把握因緣來念佛。把握時間來念佛是對的善緣,但各人念佛的願望、目標不ㄧ樣。要單純ㄧ心的念,無所求的念,較能相應,方可成就。

有的人不敢邀人來念佛,怕人誤會有動機、有所圖,因而不為之。殊不知,倘若您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成佛了,你尚有在本生娑婆世界的親人未度,你會忍心?你不會像彌陀、觀音、勢至般,以大慈大悲心去度他們?拉他們一把?我們皆應受持慈航菩薩教示〈若有一人未度,卻莫自己逃了〉。

今年星雲大師已90歲了,現今正在與眾多功德主接心。功德主與菩提眷屬們,見到大師都會大聲說〈大師好!〉,將大師視同活佛般尊敬,個個都想跪下來頂禮。不知大師會不會嫌吵?我想絕不會!大師身為人間佛教行者,見到這ㄧ大群發心願為佛教付出、奉獻者,是最高興也是最值得欣慰的事。因為,有那麼多人齊心盡力為佛教接棒傳承。

我們念佛是要阿彌陀佛加持,有加持就會有感應。大師在ㄑ念佛法要〉第48頁寫到,念佛求什麼?

1.求佛力感應,更要求自我的體驗。

體驗佛,成佛的道路,是如何走過來,如何成就。

2.求自己快樂,更要求大眾的歡喜。

這幾天,看到大家念得歡喜、熱絡。念時,最主要是要自己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但,應稍加留意自己的聲音,有無影響到他人,自己念出來的聲音若是破破的、刺刺的,就修一點,融和一下,當念到阿彌陀佛,〈佛〉字時,嘴巴不要太開,應往內縮,聲音才會〈圓潤〉而不是圓滑,才可與大家融入圓滿的佛聲。

3.求世間富貴,更要求內心的法財。

我們念佛,不只要求世間富貴,更要念到很法喜、清淨,方可在內心開發出像佛ㄧ樣覺性、功德圓滿的法財。近日大家念得很法喜、很進入狀況,講話就是打閒岔,因此我就暫時不開示…。

4.求色身延壽,更要求永恆的慧命。

有人生日時念無量壽佛,有人來打佛七。我們念無量壽佛,不僅要延這輩子的壽命,當然要延內在的法身無量慧命,才是永恆的,因為世間所擁有的富貴、壽命是ㄧ時的、是有限的,絕非無限的…。

大師告知功德主,所捐功德款如何運用,如何用在弘法利生上…。許多功德主捐獻後,完全相信常住,做到無我(三輪體空)布施。

另二則故事1、優波羅花供養2、供養500兩卻執著緊跟著住持師父。

(ㄧ)、有ㄧ人得到ㄧ朵殊勝美妙的優波羅花,覺得若僅插在己身,僅只莊嚴自己太可惜了,就拿到佛寺去供佛。此人問在大殿的出家人,無求、無相的供花功德如何…出家眾告知,其僅是在大殿執事無法告知,轉介知客僧予以說明,知客僧仍不知,就請有禪定功夫的修行人,入定觀察,有禪定者入定,仍無法得悉明瞭,言:宜請有神通的阿羅漢入定觀察,阿羅漢入定觀察後,也未能盡觀。阿羅漢就到兜率天,禮請彌勒尊佛說法,彌勒尊佛入定後,僅看到八萬劫功德,八萬劫後,所供花〈因清淨無求〉功德仍在延續,仍無法看盡…。就說,須等其成佛方能完全看盡此功德。

這就是佛門所說的〈功德無量〉,前提是供養當下需恭敬的誠心誠意的,不求莊嚴、不求功德,心無所求,如是自然有無量功德。

(二)、古時候,有一富翁聽到,附近佛寺大雄寳殿須要整修,就捐了500兩銀子,捐後心裡放不下,一再向住持師父提及,連師父去出坡作務也跟去,再三說:〈我捐了500兩銀子〉…師父只好請知客僧,寫了ㄧ張收據,蓋了寺章與〈銀貨兩訖〉字樣,在佛堂如讀疏文般告知諸佛菩薩。此人有所求,執著功德的供養布施,其所得功德不僅有限且可能僅是一點福德而已,與上則故事的無求〈三輪體空〉布施功德根本無法相比,千萬億分不及其一。


1/1晚課香
  大師在念佛法要中提到,念佛必須做到三到:口到、耳到、心到。像我們內壇佛事是唱梵腔,梵:清淨之意。三時、燄口則唱書腔、道腔。念佛也有腔調,要以氣為主,而不是以音聲為主。

念佛"氣"很重要,內壇主法念很多咒語,要念華嚴字母以阿、多、波,延伸很多音,都是在練基本功,我們在念阿彌陀佛也是如此。順著氣,以氣為主,節奏才不會亂掉。嘴巴在念,耳朵要聽到自己是否念得像切豆腐一樣清楚。新參換氣要一口氣念完再換,不要逞強。順著氣,肩膀放鬆,盤坐不舒服時要換腳,姿勢對了,就不會怕麻,半小時麻過之後,氣會走過去,關節就通了。

打坐念佛也要注意方法,每個字很清楚,就是基本。耳朵聽得很清楚,心就不會亂想。觀想阿彌陀佛,確實做到口到、耳到、心到。佛七這七日要調自己的身,打坐也要調身調氣,念佛更是如此。在六字走時,要跟著木魚的節奏,不是像軍人一樣起步走,而是順著節奏讓身體放鬆,從頭到腳放鬆,注意自己踩出去的那隻腳。身口意協調,從肚子用力,聲音在體內振盪,一口氣念完。換氣時耳朵繼續聽旁人在念的佛號,不聽,心就跑掉。知易行難,有人做了幾十年,還不見得做得到,愈是簡單的法,就是愈深的法。

念佛三要:要有信心,對阿彌陀佛的信心,要有願力。就像願意來打佛七。要有行持,就是所謂信、願、行。

三聲:大聲、小聲、心聲。在佛堂念佛要大聲,才不會打妄想、懈怠、昏沉。跑香時要小聲,睡前聽自己的心跳念,觀想阿彌陀佛,佛光佛力加持下,做到口到、耳到、心到。很快就能做到"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

三業:身拜、口念、意想,身體要拜佛,口念佛號,專注拜下去的手、右手、左手、翻掌,專注每個動作。心中又在念佛,全身放鬆,接足禮後手再伸回來。不要拜太快,身體放柔軟,口誦佛號。念佛是在修功德,閒談雜話那是在造業,心裡憶念不忘,三業相應,才能感應道交,念佛才會有效果。

三法:持名、觀想、實相。可拿念珠隨時提醒自己念佛,把妄念轉成想佛的三十二相好,實相念佛就是持名,觀想的提昇,與空理相應,念不會攀緣。

三時:平時、忙時、亡時。念佛是隨時隨地,不分晝夜的,不但平時的行住坐臥要稱念不斷,連忙碌的分分秒秒也要把握念佛機緣。尤其臨終一刻,更要用功勇猛,一心不亂。

這句佛號可以給我們智慧、平安、健康。念佛功夫要用上,今天佛七第一天,大家就是來此用功的。希望大家好好把握精進用功。


1/1起七香
  新的一年,元旦之始,佛光山淨業林1/1有來自瑞典、澳洲、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北卡、巴西、台灣全省佛光人160人聚集在念佛堂念佛,非常不容易,在這個送舊迎新的日子裡。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起七法語共勉大眾:「眾生與佛同智慧,却在六道受輪迴,諸佛教人自淨意,蓮邦佛國定可期」。並以大師著作《念佛法要》裡有提到:「念佛是念自己的心,念自己內心內在的阿彌陀佛」。諸佛通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與佛同樣有智慧,有佛性可成佛,不同的是我們還未成佛,還在六道輪迴,是因為我們沒有自淨其意。來自瑞典蓮友分享,參加佛七因緣難遭難遇,念佛時,身心舒暢、專注,回來念佛是充電,所有煩惱、倦意全消。澳洲蓮友葉健馨說:參加佛七幸福感百分百,一年復始,萬象更新,除塵掃垢,念佛讓自己無明煩惱障礙一併掃除,同時啓動一個福慧雙修的一年。